本文目录导读: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听到“拘束”这个词,但究竟什么是拘束?它与哪些词汇有关联?本文将深入解析“拘束”一词的含义,并探讨与之相关的词汇运用。
拘束,原指束缚、限制,在汉语中,拘束具有多种含义,包括:
1、形容词:受限制、不自由,如:“他的行动受到拘束。”
2、动词:限制、束缚,如:“拘束他的手脚。”
3、名词:限制、束缚的事物,如:“他的拘束来自于工作。”
1、束缚:与拘束意思相近,指限制、束缚,如:“他感到束缚得太紧。”
2、限制:约束、限定,如:“这个规定限制了我们的行动。”
3、约束:管束、限制,如:“他受到家长和老师的约束。”
4、限制性:具有限制性的,如:“这个活动具有很大的限制性。”
5、自由:与拘束相对,指不受限制、自由自在,如:“他追求自由。”
6、约束力:指规定、制度等对人的行为具有的约束作用,如:“这个规定具有很高的约束力。”
7、约束性:具有约束力的,如:“这个活动具有很大的约束性。”
8、自由度:指自由活动的程度,如:“这个项目具有很高的自由度。”
以下是一些关于拘束的案例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词:
1、案例一:由于家庭原因,他一直受到父母的拘束,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2、案例二:在职场中,他努力克服拘束,发挥自己的才能,最终获得领导的认可。
3、案例三:为了保护生态环境, *** 出台了多项限制性政策,对人们的生产、生活产生了拘束。
通过本文的解析,我们可以了解到“拘束”一词的含义及其相关词汇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词汇,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,我们也要关注自身的发展,努力克服拘束,追求自由。
参考文献:
[1] 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七版),商务印书馆,2016年。
[2] 《汉语大词典》(第2版)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9年。
[3] 《新闻语言运用研究》,张晓光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8年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