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导读:
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,企业如何实现盈利成为了经营者们关注的焦点,在这个背景下,盈亏临界点(Break-even Point)作为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,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,本文将详细解析盈亏临界点的概念、计算 *** 及其对企业经营的意义。
盈亏临界点,是指企业在某一时期内,收入与成本相等,即企业既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的状态,在这个点上,企业的销售收入恰好能够覆盖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,因此被称为“盈亏临界点”。
1、单位贡献毛益法
单位贡献毛益是指每个销售单位(如一件产品、一个服务)为企业带来的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剩余部分,计算公式如下:
单位贡献毛益 = 销售收入 - 变动成本
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= 固定成本 / 单位贡献毛益
2、销售收入法
销售收入法是通过计算企业在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的销售收入来衡量,计算公式如下:
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 = 固定成本 / 毛利率
毛利率是指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差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。
1、辅助企业制定经营策略
通过计算盈亏临界点,企业可以了解在不同销售量下的盈亏状况,从而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,提高产品价格、降低成本、增加销售量等。
2、预测企业经营风险
盈亏临界点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经营风险,当市场需求变化或成本上升时,企业可以及时调整经营策略,降低风险。
3、优化资源配置
了解盈亏临界点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企业可以根据盈亏临界点调整生产规模、产品结构等,以实现更大化的经济效益。
根据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发布的《2019年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报告》,我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,制造业、建筑业、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的企业盈亏临界点普遍较高,约为销售收入的10%至20%。
盈亏临界点作为企业盈利的关键指标,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企业应关注盈亏临界点的计算,合理制定经营策略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以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准确把握盈亏临界点,对于企业实现盈利至关重要,希望本文能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,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